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!

到来,就是意义——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曾雁玲

来源:平博体育网址对外合作处 发布时间 : 2024-01-03 15:38

  编者按20231229日,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亲切会见了会议代表。 

  “时代楷模”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 福建省(1名): 

  杨凤娥(女) 第9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长  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。 

  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 福建省(1个): 

  19批援塞内加尔中国医疗队 

  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福建省(2名): 

  曾雁玲(女) 第16批援博茨瓦纳中国医疗队队员  南平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、血液内科副主任 

  黄建斌   15批援博茨瓦纳中国医疗队队员、第19批援塞内加尔中国医疗队队员  宁德市闽东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 

 

  今天,一起来看看第16批中国(福建)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,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科室副主任,主任医师曾雁玲的事迹。 

  曾雁玲,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,第16批中国(福建)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,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科室副主任,主任医师,硕士生导师,福建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,南平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。 

  2020918日,曾雁玲和队友带着光荣的使命和各级领导嘱托,搭乘厦航包机,飞往南部非洲博茨瓦纳,就职于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最大的公立转诊医院——公主玛丽娜医院,开启了2年的援非旅程。

 

  坚毅,直面未知与挑战 

  刚到博茨瓦纳的时候,公主玛丽娜医院血液科尚属空白,没有血液科医生,没有血液科病房,血液实验室检查仪器很匮乏,只有电脑的血常规,严重影响当地血液病患者的诊治。用当地人的话来说:It is a big matata!(大麻烦!)。曾雁玲深知血液科的重要性,面对困难没有退缩,毅然提出帮助医院组建血液专业组的想法,然而从无到有,谈何容易。 

  第一是“检验关”。在国内,临床和检验医师各司其职,而在博国,曾雁玲却要变身为横跨多学科的“全能选手”。公主玛丽娜医院没有能看懂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医生,她就从别的科室借来显微镜和旧式的细胞计数器,借助国内医院检验科的后方支持,逐步开展血常规的手工分类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慢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BCR/ABL检测等工作,从医院的标本到外院标本,从手工报告单拍照通过WhatsApp发送给医生到检测系统线上电脑报告单方便全国医生查询,检验效率也大大提升,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临床问题,获得当地医生声声道谢。第二是“器械关”。骨穿是四大基本操作之一,玛丽娜公主医院却连骨穿针都没有,更别说行骨穿操作。曾雁玲在当地同事帮助下,也得到了国内支持,经过艰难曲折的申请,终于申购到80支骨穿活检针,终于在到博茨瓦纳后的第11个月开展了骨穿检查。最后是“病房关”。由于血液科病人专科化需要有专门的病房,曾雁玲多次和院部协商,陈述开展血液病患者后续治疗的重要性,医院终于特批4张在私人病房的病床给血液科病人强化疗治疗使用。就这样,曾雁玲领导的血液专业组初具雏形,这个团队在2年里共完成1934份血涂片报告单,80份骨髓涂片报告单,48BCR/ABL融合基因检测,医院血液病治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 

 

曾雁玲开展实验室工作

 

授鱼,不如授之以渔

  血液专业组虽然有了雏形,但除了曾雁玲自己,还没有其他能完全胜任的医生,自己回国了怎么办,曾雁玲不得不想办法帮助解决这个问题。首先是培训骨穿操作。骨穿针申购成功后, 

  

  曾雁玲开展实验室带教 

曾雁玲就着手培训公主玛丽娜医院内科年轻医生操作,先后培训40名年轻医生,其中已有10余名医生可以独立完成操作。其次是组织实验室人员带教。博茨瓦纳大学医学部得知曾雁玲组建血液实验室的消息后,专门组织人员来医院参观见学,对这项工作非常认可,并致信邀请曾雁玲带教3名轮转医生。带教任务对英文要求比较高,曾雁玲的压力也很大,但一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,她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个挑战,她在工作之余精心准备高质量的课件,并将国内双向教学模式导入教学过程,轮转医生们在3个月的学习中,学到了实用的血液科知识和操作,反馈很好,在教师节前,博茨瓦纳大学医学部特意送上一封感谢信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她。 

  

博茨瓦纳大学的感谢信

 

携手,开创新的起点

 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,在化疗基础上,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。在博国,新冠疫情暴发前,经化疗达缓解的病人早期前往南非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,但因为费用极高,后转到印度做该项治疗,费用仍高达近50万普拉(当地货币)。新冠疫情暴发后,需要行该项治疗的病人滞留于博国持续进行药物维持治疗,部分患者在此期间可能出现复发,为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。当地血液科医生Dr Botsile与曾雁玲协商,决定改变当前的困局,在博国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项治疗。由于曾雁玲在援外前还没有开展过该项工作,只是在进修期间有参与过相关移植治疗,曾雁玲不惧挑战,仔细研读国内外指南,多次请教国内专家和自己的导师,将中国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Botsile,并结合博国的情况以及Botsile从南非学得的经验进行讨论,最终制定符合博国的移植方案和程序,利用各方面的条件,顺利开展该项工作。至结束援非工作,已有3位患者完成全程的移植治疗,另还有3位患者完成干细胞采集,5位患者进入体检程序。每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约25万普拉,极大地节约了博茨瓦纳的财政支出,未来该项治疗还将扩展惠及淋巴瘤患者。 

 

公主玛丽娜医院移植小组讨论方案 

 

惜别,也为再次相聚

  离别前,她受邀进行一次线下讲座,这也是她的“告别讲座”,曾雁玲只有通过精美的课件、生动的讲述,来表达对异国“战友”的惜别之情。然而,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两年的博茨瓦纳工作时间转瞬即逝。通过两年的工作和生活相处,曾雁玲用真诚的情感、用辛勤的汗水、用渊博的知识,收获了当地医患的一致好评和诚挚的友谊,又一次向人们诠释了“人间自有真情在”。病人们知道曾雁玲要结束任务回国,纷纷表示不舍,并要求她留下来。当地医护更是送上一份份意义深刻的礼物表达情谊。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王雪峰大使在送别第16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的时候曾感慨地说,医疗队员们用两年的时间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,带走了比博茨瓦纳钻石更宝贵的财富。 

 

  回国前曾雁玲和博茨瓦纳当地医生合影    

  “中国是全天候的朋友,更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的朋友”,这也是对中国援非医疗工作的赞誉,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扬,无数个“曾雁玲”将重整行装再出发。 

曾雁玲供稿

附件下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