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健康教育 > 健康生活

披着电子烟的外衣,其实是毒品!有年轻人已经成为受害者……

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 : 2025-06-30 13:01

亲爱的同学们,你们是否在社交场合见过朋友悄悄地递来一支电子烟,声称它能让人“飘飘欲仙”?是否听说过“奶茶杯”“可乐罐”等新奇造型的电子烟,据说能带来“快乐体验”?这些看似酷炫的产品,很可能含有依托咪酯、美托咪酯等毒品成分,正悄悄侵蚀青少年的健康。我们来揭开“上头电子烟”的伪装,看清它的真面目。

一、什么是“上头电子烟”

首先要明确,“上头电子烟”不是电子烟,是经过伪装的毒品!

“上头电子烟”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几乎一样,但烟油中添加了依托咪酯、美托咪酯等非法物质。

这些成分原本是医疗用的麻醉剂或镇静剂,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,将它们混入电子烟油中贩卖。我国已将依托咪酯和美托咪酯列为管制药品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》等相关规定,吸食或贩卖将按吸毒或贩毒处理,面临法律严惩。

二、惯用哪些方法“推销”

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,精心设计陷阱:

1.伪装成潮流产品:炫酷外形、水果口味吸引有好奇心的同学,甚至标榜无害”“提神等虚假宣传。

2.社交圈诱导:朋友或网友可能以试试没事”“一次不会上瘾等话术怂恿尝试,许多受害者就这样一步步陷入深渊。

3.低成本隐蔽性:价格低廉且外观普通,容易在酒吧、网吧等场所流通,甚至通过快递送货,逃避监管。

如果遇到这些不怀好意的“推销”方法,同学们一定要擦亮双眼,认真辨别,坚定拒绝毒品诱惑!

三、危害远超想象

吸食“上头电子烟”绝非“酷”或“时尚”,它的危害触目惊心:

身体伤害:引发头晕、呕吐、呼吸暂停,造成大脑、肝肾等多脏器损害,严重者可致猝死。

精神失控:出现幻觉、暴力倾向,曾有吸食者驾车肇事或自残。

成瘾难戒:一旦依赖,会出现焦虑、失眠、肌肉疼痛等戒断反应。

社会风险:吸毒后易被利用实施犯罪,甚至遭遇性侵害,还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。

四、如何保护自己

1.坚决拒绝诱惑:面对试试看的邀请,果断说。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涉险。

2.警惕陌生产品:不碰来路不明的电子烟,尤其是标榜上头”“快感的产品。

3.及时求助:若发现朋友吸食,立即劝阻并联系家长或老师;遇到贩卖行为,拨打110举报。

4.培养健康兴趣:运动、音乐、阅读等爱好远比虚幻的刺激更有意义。

同学们,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,别让一时的好奇毁掉未来。记住:“上头电子烟”是毒不是烟!它的甜蜜外衣下,是万丈深渊。请珍惜生命,远离一切毒品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

(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)

附件下载: